![]() |
圖片來源:http://www.lcsd.gov.hk/ |
|
《紅樓夢》What is Sex?
看見「What is sex?」這個副題,加上打著《紅樓夢》的旗號,一向在看劇前不訂下任何前設的逃姐也禁不住想像這個劇是否就是要探討性關係?
逃姐之前沒有拜讀過原著的《紅樓夢》,走進劇院可以說是看到一頭霧水。
林奕華 的《紅樓夢》中,十二金釵由十二個男性演出,每人演譯多個角色,當中大部分篇幅是說著「王熙鳳」的故事。
習慣看劇前也不讀場刊,留待劇後才看以細味箇中劇情要表達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兩個關鍵詞語:
-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 夢
而《紅樓夢》中的「Sex」不是性交,不是性愛,而是要訴說一個性別的意識形態,更探討父權主義下被壓抑的「女性」。
用十二個男公關演譯著十二金釵,是要說男性鮮有用一個女性的角度來面對女性,而背後是因為男性從來未面對他們內在的女性。
這句是在場刊找出來的,逃姐的理解是這樣:
在父權主義社會底下,男性一直被塑造出「硬朗」、「強悍」的刻板印象,男人就是不可以說「不行」,不可以軟弱,只許流血不可以流淚,不可以陰聲細氣…‥等等,男性更被安了一個「指導者」的姿態。而事實就是,人類總是會出現軟弱的情感,社會造出來的刻板印象,往往令到男性們過度壓抑「陰性」情感。這個狀態下的男性,同時也會壓抑現實中的女性,認為女性只可以存在「陰性」情感,女性只能夠「被保護」及不配擁有任何「陽性」的剛強或主導權。
《紅樓夢》的十二個男公關就是從飾演女性角色的過程中,對父權主義底下的「女性」作一場懺悔。逃姐不打算將全數十七幕都仔細記錄(而且我也記不住那麼多),只挑了逃姐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部份來說。
在序幕時用<你把愛情還給我>這首歌介紹了現代的賈太太給觀眾,明明《紅樓夢》原著中王熙鳳是個非常自主的女人,為什麼此時此地卻哭瘋似的說要殺了情敵,把老公還給你?
第一幕:賈母與劉姥姥
利用賈母與劉姥姥的對話,說明以下十六場都只是「那個女孩在抽柴火」的故事(夢)。原著中這個「抽柴火的女孩」只是劉姥姥編的故事,賈寶玉及後命人去查,發現根本沒有這個女孩。第三幕:大鬧學堂
由一眾男公關邊說書邊飾演著學生,訴說著社會上的教育制度仍然封建,把女性物化(劇中以吹氣公仔代表),娘娘腔的男性(這裡是由金榮扮演著娘娘腔)就要被同學欺負取笑甚至杯割。金榮禁不住要叫「我為什麼要聽你們的?」,是對現代社會教育的控訴。
第六幕:似曾之我們又再見面了 及
第七幕:小紅與王熙鳳
在第六幕中小紅被問到:愛情或事業選哪一個?小紅答道:誰能讓我爬得更高就選哪個。
小紅接近賈太太,希望賈太太給她機會爬更高。最後賈太太和小紅的動作一樣,暗示賈太太和小紅都是同類,她們都說自己從不照鏡子,是因為不敢面對自己真正的渴望,而在她們選擇爬更高的時候,已背棄了父權社會,選了向上爬的她們被認為是勢利、冷漠的人,不配/不需要男人的愛。
第八幕:賈瑞與王熙鳳
原著中,是賈瑞欲攀上王熙鳳,王熙鳯看穿了賈瑞的心意,出言調戲賈瑞,並設相思局兩次玩弄賈瑞,最後逼瘋及逼死賈瑞。在劇中,林奕華刻意將賈瑞與王熙鳳的角色對調,並設定處王熙鳳的夢裡,一向強悍的鳳姐此時處於弱勢,害怕著因為調戲賈瑞,紅杏出牆被罰,擔驚受怕,正正照出了王熙鳳面對賈璉的這面鏡子。雖然王熙鳳是賈璉的正室,並為榮國府的當家,賈璉卻朝三暮四,先是取通房丫環平兒為妾,及後私通鮑二家的,其後見了尤二姐,甚至背著鳳姐娶尤二姐為二房。暗示著就算女人有權有勢,亦一直受束縛,被男人玩弄。第十一幕:大鬧寧國府
這一幕算是劇中主題最鮮明,周姮吟及葉麗嘉飾演的兩位賈太太試鞋,可是鞋子不願意給她們試,鞋子擁有話語權,說她們沒有「性魅力」。然後兩位賈太太說她們不是要話語權,她們只是要男人對她們有性幻想,直接表達如王熙鳳這樣自主的女性,在性關係中依然是扮演著被動的角色。於同一幕的下半部份,是由喝醉了的男公關們教賈太太何謂「夢話之道」,夢話之道包括以下三課(如有忘了或記錯請指教):夢話第一課:相信自己是受害者
在父權主義底下,女性都相信自己受害者。女性被教育成要被動地「保護」自己,因為女性應該是柔弱、純潔的。但是男性往往同時扮演著「保護者」及「加害者」的角色。其實無論男性女性,自己才是自己的保護者。夢話第二課:相信自己是為了顧全大局
父權主義其中一個特色就是男性擁有「指導權」,有著「管你,是為你好」的思維,認為他們所做的決策都是為了顧全大局。而女性就算認為他們的決策是違背了自己的意願,為了大局著想,她們不可以表達出來。夢話第三課:相信自己的恐懼有力量
正因為「管你,是為你好」的思維,父權主義下是十分恐懼女性擁有自主權。假若有女性主動表達對性慾望的追求,男性因恐懼失去控制權,會用盡一切方法去控制這個情況,可能就會公開用言論批鬥自主的女性,說她們「活該」受傷害、受意淫,由「保護者」轉換成「加害者」的角色,直至對方受盡輿論壓力最後投降為止。第十五幕:尤三姐與柳湘蓮
尤三姐早已暗暗愛上只有數面之緣的柳湘蓮,及後賈璉將尤三姐許配給柳湘蓮。柳湘蓮向賈寶玉打聽尤三姐的為人,卻被傳言抹黑是個「不乾淨」的人。柳湘蓮見狀欲取消這場婚事,尤三姐不甘受此辱,最後卻受眾人壓逼,自刎而死。世人才給尤三姐一個「烈女」的封號,究竟是女性自己想成為烈女,還是為勢所逼地成為烈女了?假若尤三姐正如傳言所說真的正「不乾淨」的人,那麼她還會是烈女嗎?還是你們就會說她荒淫無度,是該死的?尤三姐與柳湘蓮這個悲劇正正是呼應著第十一幕的「夢話之道」。
男性原罪 vs 女性宿命
《紅樓夢》的夢訴說著現今就算女性自主,最後亦離不開要爭寵的軟弱命運,是為女性的宿命。男性與生俱來的能力,造就了壓抑女性現象的基礎。加上父權社會後天的意識形態,強化了對女性的「受害者」形象,令到不少女性重複著「宿命」。透過舞台劇的角色演釋,令到一眾男演員及男觀眾,可以意識到其實男性內心也有著「陰性」原素;同時警剔了女性,不要讓「宿命」重複,重新掌握主導權。相關連結:
八千字的劇情簡介及感想
父權社會共犯結構與主流女性主義的侷限
0 留言